2024-01-09 恭喜刘静怡同学的文章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发表
纳米囊泡(NVs)是一系列由脂质、蛋白质、聚合物形成的自组装纳米结构,具有封闭的双层结构,粒径通常在50至500纳米之间。NVs因其优异的血管通透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负载能力和易于功能化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诊断。然而,它们的低产量和有限的体内穿透深度以及复杂的制备过程仍然限制着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尽管多种NVs的工程方法已被用于丰富其功能并提高其病变部位的靶向效率。然而,这些努力仍然无法真正克服NVs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因此,迫切需要外源刺激的作用来增加NVs的产量,安全地打开生物屏障,实现NVs的时空控制药物释放。超声作为一种具有深层组织穿透、聚焦的能量和良好安全性的外源刺激,已被证明是一种对患者友好且高效的策略,可以克服传统临床医学的局限。最近的研究表明,超声可以驱动NVs的产生,提高其产量,简化其制备过程,并提供直接的治疗作用和智能控制,以提高NVs的治疗效果。此外,NVs作为优异的药物载体,可以提高基于超声的声动力学治疗或声遗传学调控的靶向效率,提高超声成像的准确性。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延莲研究员、王琛研究员、朱凌研究员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发表题为“Ultrasound-nanovesicles interplay for theranostics”的综述文章(2024 Jan9:205:11517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静怡博士和游青博士(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延莲研究员、王琛研究员、朱凌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409X230049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