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适时开展纳米材料标准物质研制及其规范制定,对实现与纳米材料、器件物性和功能特性相关物理量的准确测量与传递,及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成果转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十三五计量规划中提出,要加强食品安全、临床检验及新材料科学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究与规范建立。作为标准物质研制的国家计量规范,标准物质研制规范是研制机构开展具体领域标物研制必须遵守的国家标准。纳米材料标准物质(简称纳米标物)的研制具有显著的领域特色、创新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其研制工艺、溯源性、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评定各个过程均有自身特点。目前,国内获批纳米标物约80余项,涉及比表面积、粒径、台阶高度、栅格长度、薄膜厚度等共计9项物理特性。
为保障纳米标物研制的准确性,自2018年起,由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朴玲钰、常怀秋团队主持,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计量技术研究院、北京理化测试中心等多家单位支持下,开始部署并构建了纳米材料标准物质研制规范框架。其中,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标准物质在研制数量与种类、应用范围几方面均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和成熟度。适时建立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标准物质研制规范,对后续框架中相关标准物质的高质量、高效率研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支撑作用。
2019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标准物质研制规范立项。2023年6月30日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JJF2060-2023),2023年12月30日起实施。该法规的核心内容包括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粒度标准物质候选物的合成或选择、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定值、不确定度评估及溯源性建立。
作为国家计量法规,这也是国内外首部关于纳米材料标准物质的研制规范,为纳米材料标准物质的高质量研制提供了标准依据。